导读
由中国轨道交通网主办,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支持的“2020(第六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保创新与实践研讨会"已于2020年12月11日-12日在南京举行。
▲ 研讨会现场
▲ 展会现场
会务安排
12月11日,会议+展厅
12月12日上午,座谈讨论
主持人: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总工程师 赵振江
讨论主题: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应用研究与实践
12月12日下午,参观考察:
参观内容:南京地铁智能运维平台+巡检机器人(南京南站地铁站)
产品介绍
南京地铁联合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性的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车地一体综合安全智慧监测预警平台, 构建了 1个平台,5大专业,6类监测场景,20+在线监测模块,融合工务、供电、通号、车辆、机电等专业,及时预警、快速处置、保障安全、自动巡检、分析趋势、提前介入、减少上道巡检人员投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针对“地铁智慧运营”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感-联-知-用-融”一体化综合性智慧平台,并上升为现有“四电”系统以外的“第五电”系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2100900)在中国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应用示范线。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运营隧道投入使用,但是诸如隧道掉块、渗水、裂缝变化、箱体门状态、水位、隧道结构形变、轨行区异物、隧道异常振动等隧道风险严重威胁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隧道全息卫士 (THG)正是针对上述隧道风险研发的基于多源感知和大数据分析的铁路隧道风险实时监测自动巡检系统。隧道全息卫士实时监测多种隧道风险,图像、振动感知、三维激光多种技术融合,结构形变和轨行区异物重点检测等特点,为隧道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的同时,有效减少人员巡检,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铁路/地铁沿线基础设施众多,为保障列车安全、平稳的运行,基础设施必须时刻保持保持良好的状态,对基础设施本身安全限度范围的灾害及基础设施的运用状态、故障等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要求高。线路安全卫士对轨道/轨道板温度、轨道爬移、轨道板位移,道岔尖轨尖端密贴、尖轨爬移、螺栓扣件松动缺失、钢轨磨耗、轨枕裂纹,轨行区异物、接触网异物等进行非接触监测,能够实时保障线路的安全。
利用无源的光纤检测技术,集成智能图像、声光报警器、雷达探测等辅助设备,形成一套安全、可靠、系统的外部入侵监测系统。实现对周界和重点区域人员入侵、异物入侵探测,对轨面异物、接触网异物进行精确识别,同时具备对风雨、植被、小动物、外部作业施工等的滤除功能,自动排除干扰源,误报率极低;系统可连续、分段安装,适用于长距离和中小范围等多类防护场景。
智能电子哨兵将军用雷达技术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实现人员入侵、异物入侵等事件的发现、跟踪与报警。通过雷达数据与图像数据融合技术,可滤除恶劣环境、小动物等影响,准确性高、误报率低,全天候工作,可以采用壁挂、立柱等多种安装方式,能够广泛应用于铁路/地铁、场站、哨所等多种安全防护场景。
基于列车驾驶员生产运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监控管理便利性等多维度考虑,提出利用人脸识、面部特征分析算法、肢体行为识别以及图像识别算法,结合实时超深量化学习网络(人工智能)和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对司机身份、驾驶状态及行车手势实时分析的同时作为车地信息交互的平台,可实时接收地面监测系统信息,及时对轨行区、列车接近和人员接近等信息预警;当车辆设备发生应急状况时,作为与地面专业人员沟通的渠道,便于远程指导、及时处置,大幅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保障行车安全。
至此,预祝“2020(第六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保创新与实践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希望能够给与会人员带来一些收获和能量。